跳至內容

「免疫組合」醫中晚期肝癌 腫瘤有望清零

肝癌為本港第3號癌症殺手,2021年全港共有1,447人死於肝癌,佔整體癌症死亡個案9.6%。早期至中期的肝癌,可經手術切除根治,但部分中期至晚期患者,須採用全身治療,而且未必可完全清除癌細胞。免疫組合治療的出現,除有助患者控制腫瘤生長,甚至可令肝癌「降期」,有機會「清零」痊愈。

(左:香港肝癌及腸胃癌基金會創辦人及主席、香港大學外科學系名譽教授潘冬平教授;右:香港肝癌及腸胃癌基金會榮譽司庫、香港綜合腫瘤中心腫瘤科張寬耀醫生)

目錄

肝癌為本港第3號癌症殺手,2021年全港共有1,447人死於肝癌,佔整體癌症死亡個案9.6%。早期至中期的肝癌,可經手術切除根治,但部分中期至晚期患者,須採用全身治療,而且未必可完全清除癌細胞。免疫組合治療的出現,除有助患者控制腫瘤生長,甚至可令肝癌「降期」,有機會「清零」痊愈。

研究發現,大部分肝癌患者都是乙肝帶菌者。而本港有約6%,即近40萬人患有乙型肝炎,慢性乙肝患者患上肝癌的風險比一般人可高出100倍。

香港肝癌及腸胃癌基金會創辦人、港大外科學系名譽教授潘冬平指出,手術切除腫瘤是治療早至中期肝癌的首選,惟只有約20%患者適合做手術,因腫瘤範圍太大、 入侵主要血管或癌細胞出現擴散等皆不宜進行切除。



無手術者 生存期僅一年

過往曾有本地研究指出,無法做手術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生存中位數只有一年。潘冬平表示,現時有研究及臨床治療經驗證實,「免疫組合治療」是中至晚期肝癌的一線治療方案,其有機會達致肝癌期數下降,從而增加進行手術或其他根治性治療的機會,達致腫瘤清零,患者有機會完全痊愈。

潘教授指出,「免疫組合治療」意思提指透過阿替利珠單抗(Atezolizumab) ,以及貝伐珠單抗(Bevacizumab),激活患者自身免疫能力對抗癌細胞,再透過抗血管增生標靶藥物壓制腫瘤生長,阻斷其營養補給。有43%在接受「免疫組合治療」後,腫瘤有明顯反應,另有逾三成患者在配合手術、消融或高選擇性栓塞化療後,其腫瘤完全清零。

今年60歲的昌哥為乙肝病毒帶菌者,他於2021年確診晚期肝癌,右肝腫瘤達近17厘米。他指出,當時檢查的主診醫生曾斷言他最多只剩半年壽命,令他對人生再無希望。幸經家人勸導後,他決定繼續尋求其他治療方案,了解到新方案「免疫組合治療」後決定一試。用藥期間,他沒有不適或副作用,雖有時感到疲倦,惟療程期間仍可如常生活。經過12個月的治療後,肝癌指數明顯下降,肝臟功能維持良好。

香港肝癌及腸胃癌基金會榮譽司庫張寬耀醫生補充,據外國相關研究指出,中期肝癌患者接受「免疫治療治療」的第3期研究結果顯示,有43%患者腫瘤對於治療組合有反應(Response rate),腫瘤出現縮細效果,其中11%患者甚至出現完全反應率(Complete Response rate) ,腫瘤完全消失。

對於治療組合有反應(Response rate)患者,在治療後癌症降期,之後配合痊愈性治療,例如手術、消融、高選擇性栓塞化療(Atezo+Bev Curative)等,有35%患者腫瘤消失,其中23%患者甚至無需用藥。張醫生及潘教授呼籲腫瘤過大或已出現擴散、無法進行切除手術的患者,建議多與醫生商討更多治療選擇,不要輕言放棄。

潘教授表示,以往肝癌一向出名難醫 ,迄今亦無任何化療藥有效,而「免疫組合治療」的副作用少、數據又比標靶藥效果高出許多;相較其他癌症以化療藥治療達到相同效果,卻令到身體功能受損、數值變差。這種新治療方法可令患者保存肝功能之餘,亦有效改善病情,於醫學研究上屬相當大突破。

約200名患者正使用

「免疫組合治療」於香港實施約2年左右,屬於較新的新治療方法,目前約200名患者正使用。醫管局於年初已將「免疫組合治療」納入「安全網」,經濟負擔較大患者可以有新選擇;相信未有將有更多患者,有機會使用到這種治療方法。

評論

最新

告別痛風 減重比戒嘌呤更有效

告別痛風 減重比戒嘌呤更有效

手腳關節突然紅腫,有時候是痛風作怪!在香港,每100人便有3人受痛風困擾,是最常見的炎症性關節炎。患者由於體內尿酸水平過高,導致尿酸在關節和軟組織內形成針狀結晶(尿酸鹽),刺激免疫系統而引發腳痛、痛風性關節炎等問題。臨床治療經驗顯示,大魚大肉、放縱飲酒、肥胖人士最容易「中招」。

會員 公開
常看手機惹「飛蚊」 中醫免手術治黑影困擾

常看手機惹「飛蚊」 中醫免手術治黑影困擾

有沒有試過視線出現會遊移的物體,如小斑點、小絲條、小蟲狀、塵埃等?這些情況在醫學上稱為「飛蚊症」,亦即中醫古籍所指的「雲霧移睛」,而這些黑點會在視野中不斷移動,有時會干擾日常生活。出現飛蚊症的原因可大可小,輕微的可以跟它和平共處,嚴重的卻有可能而面臨失明。

會員 公開
甲亢與更年期症狀相似 易混淆加重病情

甲亢與更年期症狀相似 易混淆加重病情

女士們最怕變肥,常把減肥掛在口邊,但原來「食極唔肥」也不是好事,有機會與甲狀腺機能亢進症有關,亦即俗稱的甲亢。一旦病情嚴重,需要服用藥物醫治,又有機會出現「暴肥」副作用,身形變得腫脹,甚至會眼球外凸,影響外貌。甲狀腺影響著身體多個功能,包括調節新陳代謝、消化和體溫等,一旦失控,可引起嚴重後遺症。甲亢成因是甚麼?平日又應如何預防?以下將為你一一拆解。

會員 公開
夜尿反映衰老 年輕人都中招!補腎湯水改善尿頻

夜尿反映衰老 年輕人都中招!補腎湯水改善尿頻

你試過晚上明明睡著了,卻一直急尿,被逼起來去廁所嗎?據統計,4成40歲以上男性都有夜尿問題。不過不要以為夜尿是中年男士專利,近年臨床發現,夜間多尿有年輕化趨勢,只要腎功能退化,任何人都有機會中招!中醫博士崔紹漢為大家拆解夜尿成因,還會教3個縮尿補腎湯水,幫大家改善夜尿。

會員 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