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秋天喉嚨痕癢咳嗽?一文學會養身三道必不可少的潤肺飲品

隨著時序入秋,氣候逐漸變得乾燥。從中醫的角度來說,秋天的秋燥是呼吸道疾病的高風險因子。有些氣管敏感的人會開始慢性咳嗽、皮膚搔癢和便秘,因此日常保養會從夏季的排濕降火轉為保濕和潤肺。

目錄

隨著時序入秋,氣候逐漸變得乾燥。從中醫的角度來說,秋天的秋燥是呼吸道疾病的高風險因子。有些氣管敏感的人會開始慢性咳嗽、皮膚搔癢和便秘,因此日常保養會從夏季的排濕降火轉為保濕和潤肺。

秋季養身不可少的潤肺食物、食材有哪些?

yellow fruit on white ceramic plate

水梨

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此外水梨還富含鉀、鐵、維他命C等微量元素,還含有促進消化的蘋果酸、檸檬酸,是適合乾燥的秋天多吃的水果之一。

柿是秋天的代表水果之一。其具有清肺生津、消熱去煩和治乾咳的效果。柿子最大的特色就是含有其他水果鮮有的礦物質碘,及水溶性纖維果膠,這些營養素可幫助身體代謝及腸胃蠕動。不過女性經期要注意盡量避免食用寒涼的柿子。

百合

能養陰潤肺、止咳,百合也有清熱安神,利尿的功效。秋季養身湯水或糖水中可以加入百合,增添風味的同時也有保健作用。

honey jar with honey comb

蜂蜜

性味甘平、溫和順口,能潤肺、潤腸,泡水喝對於秋季乾燥引起的咳嗽或便秘很有用。

白木耳

又叫銀耳,從中醫角度來說,白色食物有益肺部,白木耳能潤肺生津、清熱止咳,對秋燥引起的咳嗽有不錯的治療效果。白木耳是秋季養身必不可少的食物。

蓮藕

蓮藕是秋天常見的好食材,有潤肺止咳的功效。蓮藕熬湯也有治療咳嗽的效果。

杏仁

杏仁有祛痰、止咳和平喘的效果,如果跟水梨和木耳一同燉煮,對於秋燥的咳嗽有很大的療效。此外杏仁還具有養顏美容、抗氧化、抗衰老和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效果。



秋季養身3道潤肺飲品食譜

秋燥潤肺除了多喝水外,可吃些滋潤的食物或飲品,以下提供3道簡單的潤肺食譜,在家也能輕鬆透過食療顧肺。

白木耳湯

食材:白木耳1錢、蜂蜜1茶匙、紅棗3顆和枸杞1小把。

做法:

1. 紅棗撥開去籽,白木耳剪掉蒂頭用水泡軟。

2. 將泡軟的白木耳、紅棗和枸杞放入鍋中煮滾,滾了之後放入燜燒鍋慢燜直到湯汁變得稍微黏稠。

3. 食用前可在湯中加入1小匙蜂蜜添加風味。

蜂蜜梨子水

食材:水梨1顆、蜂蜜1匙。

做法:

1. 水梨洗乾淨後對切,將水梨中心的果核切除,並在凹陷處倒入蜂蜜。

2. 將蜂蜜水梨放入電鍋中,外鍋加3杯水。

3. 電鍋跳起後取蜂蜜水梨的湯汁飲用,梨肉也可以少量食用。

杏仁茶

食材:杏仁250克(南北杏比例約抓6:1,北杏有微毒性不可加太多)、水800毫升、米40克、冰糖少許。

做法:

1. 杏仁跟米洗淨後,用清水蓋過杏仁浸泡一晚。

2. 將杏仁、米和水倒入攪拌機中攪打直到變為杏仁漿。

3. 將杏仁漿倒入過濾隔渣袋,將杏仁汁液擠入鍋中。

4. 將杏仁汁用中火煮到微滾後加入冰糖直至冰糖化開。

5. 待杏仁茶冷卻後即可飲用。

結語

香港人一向喜歡湯水和糖水,在乾燥的秋季,這個養身的好時節,運用當造的食材為家人、為自己帶來美味和健康。三款秋季養身飲品簡單易學,適合繁忙的都市人,事不宜遲,馬上行動!

評論

最新

告別痛風 減重比戒嘌呤更有效

告別痛風 減重比戒嘌呤更有效

手腳關節突然紅腫,有時候是痛風作怪!在香港,每100人便有3人受痛風困擾,是最常見的炎症性關節炎。患者由於體內尿酸水平過高,導致尿酸在關節和軟組織內形成針狀結晶(尿酸鹽),刺激免疫系統而引發腳痛、痛風性關節炎等問題。臨床治療經驗顯示,大魚大肉、放縱飲酒、肥胖人士最容易「中招」。

會員 公開
常看手機惹「飛蚊」 中醫免手術治黑影困擾

常看手機惹「飛蚊」 中醫免手術治黑影困擾

有沒有試過視線出現會遊移的物體,如小斑點、小絲條、小蟲狀、塵埃等?這些情況在醫學上稱為「飛蚊症」,亦即中醫古籍所指的「雲霧移睛」,而這些黑點會在視野中不斷移動,有時會干擾日常生活。出現飛蚊症的原因可大可小,輕微的可以跟它和平共處,嚴重的卻有可能而面臨失明。

會員 公開
甲亢與更年期症狀相似 易混淆加重病情

甲亢與更年期症狀相似 易混淆加重病情

女士們最怕變肥,常把減肥掛在口邊,但原來「食極唔肥」也不是好事,有機會與甲狀腺機能亢進症有關,亦即俗稱的甲亢。一旦病情嚴重,需要服用藥物醫治,又有機會出現「暴肥」副作用,身形變得腫脹,甚至會眼球外凸,影響外貌。甲狀腺影響著身體多個功能,包括調節新陳代謝、消化和體溫等,一旦失控,可引起嚴重後遺症。甲亢成因是甚麼?平日又應如何預防?以下將為你一一拆解。

會員 公開
夜尿反映衰老 年輕人都中招!補腎湯水改善尿頻

夜尿反映衰老 年輕人都中招!補腎湯水改善尿頻

你試過晚上明明睡著了,卻一直急尿,被逼起來去廁所嗎?據統計,4成40歲以上男性都有夜尿問題。不過不要以為夜尿是中年男士專利,近年臨床發現,夜間多尿有年輕化趨勢,只要腎功能退化,任何人都有機會中招!中醫博士崔紹漢為大家拆解夜尿成因,還會教3個縮尿補腎湯水,幫大家改善夜尿。

會員 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