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cial Offer
跳至內容

頭髮如「健康日記」 這種白髮或心臟出事

台灣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指,從頭髮掉落的速度、變白時間,到頭皮狀態,透露健康與老化指數

目錄

【健康生活解碼】每天對著鏡子照頭髮,但對於頭髮,不少人都覺得只會造型的一部分,卻忽略了那看似平凡的三千煩惱絲,其實藏著關於「老得快不快」、「活得久不久」的秘密。

台灣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指出,從頭髮掉落的速度、變白的時間,到頭皮的狀態,原來早就悄悄透露了健康警訊與老化指數。正常情況下,大約0.03到0.04公分,聽起來不多,但這細微的生長速度卻藏著大秘密。

頭髮的健康跟飲食、壓力,甚至基因脫不了關係。當熬夜爆肝、吃垃圾食物,頭髮是第一個跳出來抗議的——變得乾枯、分叉,甚至大把大把掉。反過來說,一頭濃密有光澤的秀髮,往往意味著身體正在「滿血狀態」。科學家發現,頭髮就像人體的「健康日記」。它會記錄營養狀況、荷爾蒙變化,甚至連偷偷熬夜的罪證都藏不住。

頭髮老得快 身體老得快

美國哈佛大學與南加州大學的聯合研究團隊發現,毛囊老化速度與細胞端粒長度密切相關,而端粒正是當前醫學界用來預測壽命的一大指標。據一篇發表於《Front. Pharmaco》期刊的研究指出,頭髮毛囊幹細胞的耗竭與毛髮變細、脫落有直接關聯,這種細胞耗損也是全身細胞衰老的縮影之一。

換句話說,如果在40歲以前就出現大範圍落髮、頭皮變薄、髮根明顯萎縮等現象,可能代表你的細胞也在「集體提早退休」,這不只是外貌問題,而是全身老化進程的紅燈。

白髮只是年齡的象徵?錯!

黃軒表示,越來越多研究證明,「早發性白髮」可能與氧化壓力、DNA損傷、甲狀腺功能異常、自體免疫疾病、甚至是長期慢性壓力有關。根據《Nature》期刊報導,壓力會導致交感神經釋放去甲腎上腺素,過度刺激黑色素幹細胞,使其提早耗盡,導致毛髮褪色。

當我們看到一個人年紀輕輕,就長滿白髮,除了遺傳,這很可能是內分泌系統或慢性壓力導致的代謝異常。這種白髮,不只是染一染就能解決,更該引起健康警覺。

頭髮健康檢測法

既然頭髮能透露這麼多健康線索,也許早就從你每天洗頭、照鏡子的瞬間露出端倪。這些觀察方法,普通人都能上手:

1.摸一摸:頭髮厚不厚?

頭髮稀疏、軟趴趴?小心,這可能是營養缺口或內分泌失調的警訊。健康的人頭髮通常有彈性又濃密,壽命也更有保障。

2.看一看:白髮來得早不早?

20多歲就滿頭白?別只怪基因,壓力、維他命B12不足也可能是兇手。研究顯示,過早白髮可能跟心血管健康有關,而心臟好不好,直接決定你能活多久。

3.量一量:頭髮長多快?

拿把尺子,記錄一個月頭髮長了多少。正常人每月約長1公分,如果你的頭髮「偷懶」,可能是新陳代謝出了問題,壽命也可能受影響。

4.進階玩法:頭髮化驗

你也可以去做頭髮礦物質分析。這種檢查能測出你頭髮裏的鋅、硒、鐵等含量,從而推測身體健康狀況。研究發現,頭髮裏的微量元素可能是壽命的線索。科學家分析了上百人的頭髮樣本,結果顯示:鋅和硒含量高的人,壽命明顯更長。因為這兩種元素是超強抗氧化劑,能幫細胞抵禦衰老的「兇手」——氧化壓力。鋅不足?小心頭髮變脆,壽命也可能悄悄縮水!所以,科學家都說了,礦物質足夠的人,才活得更久。

5.其他一些小線索包括:

·髮際線急退→壓力荷爾蒙過高
·頭頂變薄→胰島素阻抗或DHT過多
·頭皮緊繃或乾燥→血液循環或甲狀腺功能異常
·頭皮屑變多→免疫或黴菌感染警訊

瀏覽健康嗎其他平台🔎Youtube播放清單及優惠資訊 linkby.tw/healthcodehk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