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骨刺不是長者專利 5招有效預防

骨刺通常是一種自然老化所產生的現象,因關節之間長年累月的磨損引發骨關節炎所致。

目錄

【健康生活解碼】一聽到骨刺,大家都會不自覺覺得這是「老人病」。的確,骨刺的產生是一種自然老化的現象,幾乎每個人都會經歷, 但現代人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例如長時間低頭看電話、蹺腳等,也會導致骨刺。

甚麼是骨刺?

骨刺通常是一種自然老化所產生的現象,因關節之間長年累月的磨損引發骨關節炎所致。骨關節炎又稱退化性關節炎,最典型的特徵為關節間軟骨的退化,導致骨刺的產生。軟骨是覆蓋骨骼末端的光滑組織,健康的軟骨能使骨骼間相互滑動,也能減少運動帶來的衝擊力。但隨著年齡增長或使用姿勢不當,骨骼間的軟骨因長期承受壓力、磨損,就可能變薄或出現破裂。而骨骼長期摩擦之下,除了引發疼痛、腫脹,更可能使關節變形或長出骨刺。

由於骨刺是一種脊椎退化問題,所以,人體任何有骨頭、關節的地方都可能長骨刺,最常見的部位就是頸椎、腰椎,另外像是肩膀關節、手肘、手腕,甚至手指關節,任何你想得到的關節,都有可能長骨刺;尤其腰椎有很多關節,一但脊椎肌肉力量太差、不穩定,或長期久坐久站或當低頭族,就會長出增生物,也就是骨刺。

骨刺一定痛?

一般人誤以為骨刺的出現必定會伴隨疼痛,但其實,很多人骨刺可能沒有任何症狀,這是因為它長在沒有神經、沒有血管的地方,這些情況對健康的影響不算大,只要注意改善不良姿勢,避免這些骨刺持續增生。但是,如果你的骨刺長在神經或血管旁邊,一旦壓迫到了,就會疼痛,嚴重或導致全身癱瘓,因此務必盡早就醫治療。

一般來說,骨刺症狀可分為分為以下類型:

1. 頸椎:患者會感覺頭顱的後半部好像有蟲蟻在爬動,並伴隨耳鳴、頭重、頭暈、頸硬、頸痠、頭痛等症狀。

2. 下頸椎:患者會感覺頭肩脹麻,從下背延伸至上背,嚴重時連手臂、手掌及手指都能感受脹麻;少數患者合併有吞嚥困難感、喉部阻塞等症狀。

3. 腰椎:患者會覺得腹股溝與肚皮間疼痛,或是膝蓋以下發麻、疼痛無力。

4. 薦椎:小腿肚或腳趾麻痛、痠麻無力。少數人會有腳趾麻痛的現象。

甚麼人容易患上骨刺?

.經常從事粗重工作

.體重過重

.中老年人

.運動過度的

.久站、久坐的生活型態

.曾經骨折或韌帶受傷

.營養不良

.遺傳基因缺陷

日常預防骨刺、減緩骨刺的 5 大方法

為了預防骨刺,建議保持均衡的飲食習慣以及適度的運動,避免過度負荷關節,而久坐或久站族要適時的起來活動筋骨,促進血液循環,避免脊椎提早老化導致骨刺找上門:

.避免久站、久坐,每隔一小時就轉換姿勢,或活動頸部、肩膀、腰椎,增加血液循環。

.維持正確坐姿及站姿;睡覺時也要選用合適的床褥和枕頭,確保脊椎和頸椎不會過分彎曲,減輕骨椎所承受的壓力。

.保持均衡飲食,攝取足夠營養。

.適度運動,促進軟組織的新陳代謝,幫助修補軟組織的勞損,以減緩骨刺的增長與關節退化的時間。

.維持穩定體重,減輕關節的負荷。

瀏覽健康嗎其他平台🔎Youtube播放清單及優惠資訊 linkby.tw/healthcodehk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