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喝酒會臉紅應減少喝酒,補充含糖飲料可減輕酒後不適

很多人喝酒後都會臉紅,奇怪的是,在亞洲人特別常見喝酒就會臉紅這種現象,也因此被稱為亞洲紅臉症 (Asian flush) 。有人說喝酒會臉紅是代表肝功能不好,但也有部份人認為這是肝臟好、酒量好的表示,那到底喝酒後臉紅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Photo by Kelsey Chance / Unsplash

目錄

很多人喝酒後都會臉紅,奇怪的是,在亞洲人特別常見喝酒就會臉紅這種現象,也因此被稱為亞洲紅臉症 (Asian flush) 。有人說喝酒會臉紅是代表肝功能不好,但也有部份人認為這是肝臟好、酒量好的表示,那到底喝酒後臉紅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
本文由台灣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之傑出教授周志輝博士撰寫。

俗語說「濃睡不消殘酒」,當酒喝過頭了,隔天早上醒來感到頭痛欲裂、四肢無力,這都是酒力不繼之後的宿醉 (hangover) 症狀。網路上流傳許多解酒的偏方,如:蜂蜜水、鹽水、果汁、咖啡、茶等等,這些方法真的能舒緩酒後的不適嗎?



喝酒會臉紅應減少喝酒

酒精能增加腦內啡多巴胺的分泌,刺激大腦產生愉悅感,所以「一醉解千愁」這句話也是有它的道理。不過,酒精會影響我們的反應和判斷力,尤其是平衡感、距離感和方向感,加上酒醒後的不適,以及過量酒精對肝臟造成的損傷,酒精對健康的影響一直爭論不休。

當我們在喝酒後,首先口腔和食道會吸收少量的酒精 (或稱乙醇),然後胃部也會吸收部份酒精,而當繼續進入小腸後,酒精就會被快速的吸收,經血液運送到肝臟進行代謝和分解去除其毒性。在消化道和肝臟中,乙醇 (ethanol) 會首先在第一階段被乙醇脫氫酶 (alcohol dehydrogenase)氧化和代謝成毒性反而較高的乙醛 (acetaldehyde),接著,乙醛這種中間產物會進入第二階段的代謝,由乙醛脫氫酶 (aldehyde dehydrogenase) 迅速轉化成沒有毒性的乙酸 (acetate),再代謝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體外。

為何有些人喝酒後臉和皮膚會變紅?罪魁禍首就是乙醛代謝這個環節出了問題,由於他們胃腸道中的乙醇脫氫酶和肝臟的乙醛脫氫酶較為不足時,有毒的乙醛來不急代謝成乙酸,累積在血液中,刺激末稍微血管的擴張和增加皮下血流量,導致臉部或全身通紅,同時也可能刺激到神經系統使人頭暈想吐,所以喝酒臉紅是第二階段的乙醛解毒功能出了問題。

酒精代謝能力因人而異

每個人代謝乙醇和乙醛的能力都不同,而且與不同種族也有關係。在亞洲民族當中,華人一般會有相當高比例(約三到五成)的人在喝酒後會出現臉紅的現象,而相較之下白種人和黑人大約只有一成。這算是部份亞洲人特有的體質,一來是乙醇脫氫酶的活性稍強,加上製造乙醛脫氫酶的基因 (ALDH2) 又出現變異,導致負責代謝乙醛的酵素活性不足,使有毒的乙醛在體內積累。

有些人會誤以為喝酒臉紅是肝臟健康或新陳代謝好的徵象,那其實是錯誤的觀念。針對解酒酵素有基因變異的人,因過量飲酒而引發鼻咽癌、口腔癌和食道癌的機率往往比其他人高出許多,大腸癌及中風的風險亦明顯增加。

另外,老年人對酒精的耐受性也不如年青人,這與老年人身體水分減少有關。而酒量與性別也有一定的關聯性,女生代謝酒精的能力一般較男性慢,主要是由於女性體型嬌小,體脂比例較高、體內水分較少,女性胃腸道內的脫氫酶活性也較男性為低,所以血液酒精的濃度通常會上升比較快。當女生飲用同量的酒類飲料,血液中乙醇濃度有可能會更高,同時,由於賀爾蒙的關係,女性生理期或服用避孕藥時都會對酒精較為敏感,更容易受到酒精毒性的影響,所以女性朋友喝酒時要多注意自己的酒量。

含糖飲料可減輕酒後不適

美國布朗大學 (Brown University) 的Dr. Swift在一項醫學研究中發現,酒精代謝原來會抑制糖的代謝,因此喝酒會使身體產生低血糖的症狀,像是全身無力、四肢發軟,因此,空腹喝酒特別容易出現低血糖的問題。

酒精是一種很強的利尿劑,1986年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 Dr.Montastruc 的研究發現,喝下一杯 250 毫升含有 20% 酒精的飲料,會使人在緊接的幾個小時內要經常排尿,可讓身體流失 600-1000 毫升的水分,這也解釋了為何喝酒後需要常上廁所。大量排尿也會使身體脫水和流失電解質,並造成口渴、暈眩無力和頭痛等電解質過低的不適症狀,補充水分和電解質通常就能緩解這些不適症狀,因此在酒後感到口渴不適,不妨喝一杯果汁、熱茶或蜂蜜水,甚至是運動飲料來補充水分和電解質,都能舒緩酒醉或宿醉等酒後不適。

以下對喝酒的朋友有一個建議,喝酒前不妨先吃一些食物,盡量避免空腹喝酒。原因是酒精進入胃腸道時,小部份酒精會先被吸收或被酵素分解,剩下約80-95%的酒精會被消化道吸收,再送往肝臟代謝,如果胃裡有食物(特別是油脂類),能幫助稀釋酒精的濃度,拖延和減少酒精的吸收量,因此喝酒前建議要先吃一點含油脂的食物,否則空腹喝酒較容易醉。

綜合而言,酩酊大醉醒來時,酒精的代謝會使身體脫水並且干擾了正常的糖代謝,使人產生口渴、頭痛和全身無力等不適,除了在事後補充水分和糖分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充分的休息,另外,我們也可以在喝酒前後先多喝開水,或是加了糖和一小匙鹽的溫水,都能夠獲得相同的效果。無可否認這些方法都只能緩解酒醉或宿醉的不適,其實身體出現醉酒的反應就是對攝取過量酒精發出警訊,也提醒了對肝臟可能帶來的損害。

基本上,每個人的體質不同,肝臟對酒精的代謝和解毒能力也因人而異,只要喝一點酒就滿臉通紅的人,固然要減少喝酒,但即使是對乙醛代謝沒有問題、喝酒千杯不紅的人,並不等於肝功能就一定好,若攝取超越個人能承受的酒精量,同樣會對肝臟帶來嚴重傷害。對所有人來說,都應量力而為、適量喝酒就好,更重要的是酒後不要開車。


專家名言:周志輝博士

周志輝(CHAU, Chi-Fai)博士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生物學系,專業鑽研保健食品、食品安全及法規等領域,積極推廣健康飲食、營養及食品安全之科普教育,目前為台灣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之傑出教授(distinguished professor)。

最新